EEWH是甚麼?綠建築EEWH介紹。

EEWH是甚麼?綠建築EEWH介紹。
作者:管理員 於 2025年03月14日 21:10:00
127
次閱讀

深入了解台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包含EEWH九大指標、評估方法、認證等級及成功案例分析。

EEWH簡介

EEWH是台灣綠建築評估系統的英文縮寫,代表「生態(Ecology)、節能(Energy saving)、減廢(Waste reduction)和健康(Health)」四大範疇。EEWH是台灣首創且唯一的本土綠建築評估系統,於1999年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制定,特別針對台灣的氣候、環境、文化等特性所設計,成為推動台灣綠建築發展的重要基石。

作為台灣綠建築標章制度的核心,EEWH系統提供了一套科學化、系統化的評估方法,用以衡量建築物在環境永續方面的表現。EEWH不僅是對建築綠色性能的評估工具,更是台灣建築產業邁向永續發展的指導方針。透過EEWH的推行,台灣的建築設計與施工正逐步轉向更環保、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EEWH評估系統涵蓋了建築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從規劃設計、施工建造到使用維護,全面考量建築對環境的影響及對使用者健康的保障。目前,EEWH已成為台灣公有建築必須取得的認證,也是許多私人建設開發案的重要目標。

EEWH的發展歷史

台灣EEWH綠建築評估系統的發展可追溯至1990年代末期。1999年,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正式提出「綠建築推動方案」,並於同年開始實施EEWH評估系統,這標誌著台灣綠建築發展的正式起步。以下是EEWH系統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 1999年:EEWH評估系統首次發布,最初包含七項指標,主要針對生態、節能、減廢和健康四大範疇。
  • 2003年:EEWH系統進行第一次修訂,增加「日常節能」和「水資源」兩項指標,形成九大指標評估體系。
  • 2007年:推出EEWH-BC版本,專門針對基本型(BC, Basic)的既有建築改善評估。
  • 2009年:發布EEWH-EC版本,用於評估生態社區(EC, Eco-Community)的綠色表現。
  • 2012年:推出EEWH-RS版本,針對住宅類(RS, Residence)建築的特性進行評估。
  • 2015年:發布EEWH-GF版本,專門評估廠房類(GF, Green Factory)建築。
  • 2018年:EEWH系統進行全面更新,強化對氣候變遷調適的評估要求。
  • 2021年:引入碳足跡評估,增強EEWH與國際減碳目標的連結。

EEWH的發展歷程反映了台灣對綠建築認知的不斷深化和技術的持續進步。從最初的單一評估系統,發展到如今的多版本、多層次評估體系,EEWH已經成為涵蓋各類建築類型的完整綠建築評估工具。

EEWH認證的重要性

EEWH認證對台灣建築產業和社會發展具有多重重要意義。首先,作為台灣本土開發的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特別考慮了台灣特有的亞熱帶氣候、高濕度環境、地震頻繁等特點,比國際通用的評估系統更適合台灣的實際情況。

在法規層面,根據台灣《綠建築推動方案》,所有政府投資的公有建築及一定規模以上的新建公有建築,必須取得EEWH綠建築標章認證。這一規定使EEWH成為推動台灣公部門建築綠色化的強制性標準。對民間建築而言,取得EEWH認證雖非強制,但可享受容積獎勵、稅收減免等多項優惠政策,因此也受到越來越多開發商的重視。

EEWH認證的重要性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環境保護:EEWH認證建築在能源使用、水資源管理、廢棄物處理等方面表現優異,有效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 健康保障:通過EEWH認證的建築在室內環境品質方面有嚴格要求,可為使用者提供更健康、舒適的空間。
  • 經濟效益:雖然綠建築初期投資可能較高,但長期運營成本顯著降低,同時市場價值和競爭力提升。
  • 社會形象:取得EEWH認證的建築項目往往被視為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具體表現,有助於提升開發商和業主的社會形象。
  • 國際接軌:EEWH雖是台灣本土系統,但其評估理念和方法與國際接軌,有助於台灣建築業與國際綠建築潮流同步發展。

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和永續發展理念的普及,EEWH認證在台灣建築市場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提升,成為建築品質和環保表現的重要標誌。

EEWH九大評估指標

EEWH評估系統目前包含九大指標,涵蓋「生態」、「節能」、「減廢」和「健康」四大範疇。這九大指標全面評估建築物對環境的影響及對使用者健康的保障,是EEWH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

生態指標

生態範疇主要關注建築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存,包含以下三項指標:

EEWH生態指標評估項目
指標名稱 評估重點 評估方法
生物多樣性 評估建築基地對當地生態系統的貢獻度,包括植栽多樣性、原生種保護等 計算基地綠化面積比例、植栽種類數量、原生種比例等
綠化量 評估建築基地的綠化程度和效果,包括地面綠化、立體綠化等 計算綠覆率、喬木數量、植栽CO₂固定量等
基地保水 評估建築基地對雨水滲透、收集和利用的能力 計算透水鋪面比例、雨水貯留設施容量等

在EEWH的生態指標評估中,建築不再被視為與自然環境對立的人工產物,而是應融入當地生態系統,成為自然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良好的生態指標表現不僅有利於當地生物多樣性保護,還能改善城市微氣候,減緩熱島效應,提升居住品質。

節能指標

節能範疇主要關注建築的能源效率,包含以下兩項指標:

EEWH節能指標評估項目
指標名稱 評估重點 評估方法
日常節能 評估建築在日常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情況,主要關注空調、照明等系統的能效 計算建築外殼節能設計指標(EEV)、空調系統節能指標(AC)、照明系統節能指標(LPD)等
二氧化碳減量 評估建築在營運過程中的碳排放情況,包括使用再生能源、高效能設備等減碳措施 計算碳排放量、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碳中和措施等

EEWH的節能指標在台灣建築節能減碳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根據統計,取得EEWH認證的建築比傳統建築平均節省20-30%的能源消耗,這不僅降低了建築的運營成本,還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在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峻的背景下,EEWH節能指標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減廢指標

減廢範疇主要關注建築對資源的高效利用,包含以下兩項指標:

EEWH減廢指標評估項目
指標名稱 評估重點 評估方法
水資源 評估建築在水資源使用、回收和管理方面的表現 計算節水設備比例、雨水利用率、中水回收系統效能等
物料資源 評估建築在材料選用、廢棄物處理等方面的環保表現 計算再生材料使用比例、耐久性材料應用、施工廢棄物管理等

EEWH的減廢指標強調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廢棄物的減量化。在台灣這樣的資源有限島嶼,減廢尤為重要。通過EEWH減廢指標的引導,建築設計和施工越來越注重物料的可持續性,如使用回收材料、選擇當地材料、採用模組化設計等,從源頭減少資源消耗和廢棄物產生。

健康指標

健康範疇主要關注建築對使用者身心健康的影響,包含以下兩項指標:

EEWH健康指標評估項目
指標名稱 評估重點 評估方法
室內環境 評估建築室內環境的舒適度和健康性,包括空氣質量、光環境、聲環境等 計算自然採光比例、通風效能、室內空氣污染物濃度等
汙水垃圾改善 評估建築在汙水處理和垃圾管理方面的表現 計算汙水處理效能、垃圾分類設施完善度等

EEWH的健康指標將人的健康福祉置於建築設計的核心位置。現代人平均有超過90%的時間在室內度過,室內環境品質直接影響使用者的健康和工作效率。EEWH健康指標通過促進自然通風、充分採光、控制噪音、降低污染物等措施,創造更健康、更舒適的室內環境,提升生活和工作品質。

EEWH的九大指標相互關聯、相互支持,共同構成了一個全面評估建築綠色表現的體系。在實際評估中,各指標按其重要性和影響程度分配不同權重,最終綜合得分決定建築的EEWH認證等級。這種科學、系統的評估方法是EEWH系統的核心價值所在。

EEWH認證等級

EEWH綠建築評估系統根據建築物在九大指標上的總體表現,將認證等級分為五級:合格級(Certified)、銅級(Bronze)、銀級(Silver)、黃金級(Gold)和鑽石級(Diamond)。不同等級代表建築綠色表現的不同水平,鑽石級為最高等級,標誌著卓越的綠建築成就。

EEWH認證等級說明
認證等級 分數要求 標章效期 典型特點
合格級(Certified) 總得分達20分以上,且四大範疇皆須得分 3年 基本滿足綠建築要求,各項指標均有一定表現
銅級(Bronze) 總得分達30分以上,且四大範疇皆須得分 3年 綠色表現良好,部分指標有突出表現
銀級(Silver) 總得分達40分以上,且四大範疇皆須得分 5年 綠色表現優良,多項指標達到高水平
黃金級(Gold) 總得分達50分以上,且四大範疇皆須得分 5年 綠色表現卓越,大部分指標達到先進水平
鑽石級(Diamond) 總得分達60分以上,且四大範疇皆須得分 5年 綠色表現傑出,代表台灣綠建築最高成就

EEWH認證等級不僅反映了建築的綠色表現,還與多項政策優惠掛鉤。根據台灣相關法規,不同等級的EEWH認證可獲得不同程度的容積獎勵:合格級可獲得基準容積的6%獎勵,銅級為8%,銀級為10%,黃金級為12%,鑽石級為15%。這種激勵機制有效推動了開發商追求更高等級EEWH認證的積極性。

需要注意的是,EEWH認證有效期限為3-5年,期滿需重新申請評估。這一規定確保了建築在運營階段持續保持良好的綠色表現,避免「只認證不維護」的情況發生。

截至2024年,台灣已有超過1,000棟建築獲得EEWH認證,其中鑽石級約占5%,黃金級約占15%,銀級約占25%,銅級約占30%,合格級約占25%。這一分布情況反映了台灣綠建築發展的現狀和潛力。

EEWH與國際綠建築標準比較

全球有多種綠建築評估系統,如美國的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英國的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日本的CASBEE(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t Environment Efficiency)等。EEWH作為台灣本土開發的系統,與這些國際系統既有共同點,也有顯著差異。

EEWH與國際綠建築評估系統比較
評估系統 起源 評估維度 適用性 特點
EEWH 台灣,1999年 9項指標,4大範疇 專為台灣氣候、環境設計 考慮濕熱氣候特點,注重防災、抗震等
LEED 美國,1998年 8大類別 全球通用,以北美氣候為基準 市場導向強,國際認可度高
BREEAM 英國,1990年 10大類別 以歐洲氣候為基準 全球最早的綠建築評估系統,技術嚴謹
CASBEE 日本,2001年 環境品質(Q)和環境負荷(L)兩大方面 適合亞洲氣候條件 獨特的BEE(建築環境效率)評價概念

與國際系統相比,EEWH的最大優勢在於其針對台灣特定環境條件的適應性。例如,EEWH特別強調建築的抗震性能、颱風應對措施、高溫高濕環境下的節能策略等,這些是其他國際系統較少關注的方面。同時,EEWH的評估標準更符合台灣的法規要求和建築實踐,便於當地建築業者理解和應用。

然而,EEWH也存在國際認可度較低的問題。與全球廣泛應用的LEED相比,EEWH的國際影響力有限,這可能影響台灣綠建築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為此,近年來EEWH系統在更新過程中,逐步加強與國際標準的接軌,如引入碳足跡評估、強化可再生能源應用評價等。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台灣地標建築同時獲得了EEWH和LEED雙重認證,如台北101大樓、南山廣場等。這種「雙認證」策略既滿足了本土要求,又提升了國際能見度,代表了台灣綠建築的高水準發展。

獲得EEWH認證的好處

取得EEWH認證不僅是對建築綠色表現的肯定,還能帶來多方面的實質效益。這些好處涵蓋經濟、環境、社會等多個層面,是推動建築業追求EEWH認證的重要動力。

  • 政策優惠:根據台灣《綠建築推動方案》,取得EEWH認證的建築可享受容積獎勵、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例如,取得鑽石級認證可獲得基準容積15%的獎勵,這對開發商來說是可觀的經濟收益。
  • 節約成本:EEWH認證建築在能源、水資源使用方面效率更高,長期運營成本顯著降低。根據統計,取得EEWH認證的辦公建築比傳統建築平均節省25-30%的能源費用、30-40%的水費。
  • 提高資產價值:國際經驗表明,綠建築認證可提高房地產市場價值。在台灣,取得EEWH認證的住宅和商業建築通常比同類非認證建築溢價10-15%,租金收益也相對較高。
  • 改善使用者體驗:EEWH認證建築通常具有更好的室內環境品質,如自然採光充足、空氣質量優良、噪音控制良好等,這些都能提升使用者的舒適度和健康水平。研究顯示,在EEWH認證的辦公建築中,員工生產力平均提高6-8%,病假率降低9-12%。
  • 環保形象提升:取得EEWH認證是企業實踐環境社會責任(ESG)的具體表現,有助於提升品牌形象和社會聲譽。對政府機構而言,則是展示公共部門綠色發展引領作用的重要途徑。
  • 環境效益:EEWH認證建築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降低資源消耗、減少廢棄物產生等方面表現優異,為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從長遠來看,EEWH認證的最大好處是推動整個建築產業向更綠色、更永續的方向發展。通過示範效應和市場競爭機制,越來越多的建築項目會主動追求EEWH認證,形成良性循環,最終實現建築與環境的和諧共存。

EEWH認證建築案例

台灣已有眾多建築獲得EEWH認證,其中一些成為綠建築的典範,展示了EEWH理念的成功實踐。以下是幾個代表性案例:

台北101大樓

作為台灣最著名的地標建築,台北101在2012年獲得EEWH鑽石級認證,更在2011年獲得LEED既有建築白金級認證,成為當時世界最高的綠建築。台北101的綠建築特色包括:

  • 安裝了全球最大的風力渦輪發電系統,年發電量可達100萬度
  • 採用高效能外牆系統,降低熱傳導
  • 節能燈具和感應控制系統,減少照明能耗
  • 雨水回收系統,年節約用水3萬噸
  • 高效率空調系統,比傳統系統節能30%以上

台北101的成功改造證明,即使是超高層建築,也能達到卓越的綠建築標準。這一案例在國際上產生了廣泛影響,提升了台灣綠建築的國際能見度。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於2015年獲得EEWH鑽石級認證,是台灣綠色公共建築的代表作。這座由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設計的建築,將綠建築理念與建築美學完美結合:

  • 大量採用自然採光和通風設計,減少能源消耗
  • 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板,提供部分用電需求
  • 建築立面設計特殊遮陽系統,減少日照熱增
  • 周邊綠化率高達80%,有效改善微氣候
  • 雨水收集系統用於景觀灌溉,節約用水

該圖書館不僅是文化設施,更成為環境教育的場所,讓市民在使用過程中自然了解綠建築的理念和價值。

南科台達電子研發大樓

台達電子研發大樓是台灣首棟獲得EEWH鑽石級認證的民間企業建築,展示了台灣企業在綠建築領域的領導力。這座建於2011年的建築採用了多項先進的綠建築技術:

  • 創新的混合式通風系統,結合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
  • 高效能外牆和屋頂隔熱系統,降低空調負荷
  •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根據日照條件自動調節
  • 大規模太陽能發電系統,提供建築15%的用電需求
  • 完善的水資源管理系統,雨水和中水回收率達75%

台達電子以自身實踐展示了綠建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成為台灣企業界的典範。根據追蹤調查,該建築比同類傳統建築節省約53%的能源消耗,年減少碳排放約1,000噸。

宜蘭縣礁溪國民小學

礁溪國小是EEWH認證的教育類建築典範,展示了綠建築在校園環境中的應用。該校於2013年獲得EEWH黃金級認證,特色包括:

  • 教室採用南北向配置,最大化自然採光
  • 走廊採用挑簷設計,避免夏季直射陽光
  • 校園規劃大量透水鋪面,降低熱島效應
  • 雨水收集系統用於澆灌和沖廁
  • 建築材料使用本地和低碳足跡產品

該校將綠建築理念融入教育過程,讓學生從小培養環保意識,是綠建築社會價值的生動體現。

這些EEWH認證建築案例涵蓋了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建築,展示了EEWH系統的廣泛適用性和實際效果。這些成功案例不僅是技術示範,更是綠建築理念的推廣平台,對台灣建築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引領作用。

EEWH的未來發展

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和永續發展理念的深入,EEWH系統也在不斷發展演進。展望未來,EEWH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碳中和導向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挑戰和台灣2050淨零排放目標,EEWH系統將更加注重建築全生命週期的碳排放評估。從材料生產、建築施工到運營維護的各個階段,碳足跡評估將成為EEWH系統的核心內容。預計未來版本的EEWH將新增「碳中和」指標,鼓勵建築採用低碳材料、零碳能源和碳補償措施。

智慧化整合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智慧建築與綠建築的融合將成為趨勢。未來EEWH系統可能增加智慧化評估指標,關注建築的智能能源管理、需求響應、室內環境智能調控等方面。智慧系統的應用將極大提升綠建築的效能,實現資源利用的精細化和最優化。

韌性建築

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風險增加,建築韌性(Resilience)成為新的關注點。未來EEWH可能加強對建築適應氣候變遷能力的評估,包括抗洪澇、抗颱風、抗高溫等方面的韌性表現。韌性建築不僅能在災害中保護生命財產安全,還能在災後快速恢復功能,是永續建築的重要特質。

健康導向強化

COVID-19疫情後,人們對建築健康性能的關注顯著提高。未來EEWH的健康指標可能進一步細化和強化,增加對空氣質量控制、病原體防護、精神健康支持等方面的評估。綠建築不僅要環保節能,更要為使用者創造健康、安全、舒適的環境。

國際化與本土化平衡

一方面,EEWH將加強與國際標準的接軌,增強國際認可度;另一方面,EEWH將繼續深化對台灣本土環境特點的適應性。這種國際化與本土化的平衡是EEWH持續發展的關鍵。預計未來EEWH可能與國際碳中和標準、SDGs(永續發展目標)等建立更緊密的連結。

評估技術創新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EEWH的評估方法也將更加先進和精確。例如,可能引入BIM(建築信息模型)進行自動評估,利用數字孿生(Digital Twin)技術進行建築性能模擬,採用遠程監測和實時數據分析評估建築運行表現等。這些技術創新將使EEWH評估更加客觀、全面和方便。

綜合來看,EEWH未來的發展將更加注重建築的全生命週期評估、更加關注氣候變遷應對、更加強調人的健康福祉、更加重視智能技術應用。這些發展將使EEWH系統更加完善,更好地引領台灣建築業向永續、健康、智能的方向發展。

結論

作為台灣本土開發的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在推動台灣建築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從1999年首次推出至今,EEWH系統不斷完善和發展,建立了涵蓋「生態」、「節能」、「減廢」和「健康」四大範疇的九大指標評估體系,為台灣建築的綠色化提供了科學依據和實施路徑。

EEWH系統成功地平衡了國際標準和本土特點,既考慮了台灣特有的氣候環境條件,又與國際綠建築發展趨勢保持同步。通過立法推動和市場激勵相結合的方式,EEWH認證已成為台灣建築品質的重要標誌,在公有建築領域全面實施,在民間建築市場也日益普及。

獲得EEWH認證的建築在環境保護、資源節約、使用者健康等方面表現優異,為業主和使用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從標誌性的台北101到普通的住宅社區,從大型公共建築到校園教室,EEWH的理念已經深入台灣建築的各個領域,形成了多元豐富的綠建築實踐。

展望未來,隨著環境挑戰的加劇和科技的發展,EEWH系統將繼續演進,更加注重碳中和、建築韌性、健康環境和智慧技術。這些發展將使EEWH更好地適應未來需求,持續引領台灣建築業的永續發展。

綠建築不僅是一種建築形式,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發展理念。通過EEWH系統的推廣和實施,台灣正在構建更環保、更健康、更永續的建築環境,為子孫後代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每一棟EEWH認證建築,都是台灣對全球永續發展的積極貢獻,也是台灣建築業走向國際舞台的綠色名片。

© 2025 EEWH綠建築資訊。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具體EEWH認證申請請諮詢專業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