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酸鈣板與氧化鎂板的差異性,材質、特性與應用全面分析!

矽酸鈣板與氧化鎂板的差異性,材質、特性與應用全面分析!
作者:管理員 於 2025年04月18日 15:40:00
24
次閱讀

在現代室內裝修工程中,選擇合適的建材至關重要。本文深入比較兩種常見建材——矽酸鈣板與氧化鎂板的差異,協助您做出最佳的建材選擇。

深入比較矽酸鈣板與氧化鎂板的差異、優缺點及適用場景,幫助您選擇最適合的建材。了解矽酸鈣板與氧化鎂板的特性、優勢及應用範圍。

前言:建材選擇的重要性

在進行室內裝修時,建材的選擇直接影響到工程的品質、安全性及後續的使用體驗。矽酸鈣板氧化鎂板是台灣裝修市場常見的兩種建材,它們雖然外觀相似,用途也相近,但在材質、特性和適用場景上卻有著顯著的差異。理解這些差異對於確保裝修工程的質量和耐久性至關重要。

本文將從原料、製程、外觀、特性、品質等多個方面全面比較這兩種建材,幫助業主和裝修專業人士做出更加明智的選擇。

矽酸鈣板與氧化鎂板的定義與來源

矽酸鈣板是一種以矽酸鈣為主要成分的板材,具有優良的防火、防水、防潮等特性,廣泛應用於天花板、隔間、壁板等裝修工程。現代矽酸鈣板多不含石棉,符合健康環保標準。

氧化鎂板則是以氧化鎂和氯化鎂為主要原料製成的板材,具有質輕、易加工的特點,同樣用於室內裝修工程。然而,氧化鎂板在防潮性能上存在明顯缺陷,導致在台灣潮濕的氣候環境中使用受限。

這兩種建材在台灣市場的發展歷程不同,氧化鎂板曾在民國90年至95年間因價格優勢廣泛使用,而矽酸鈣板則在業界認識到氧化鎂板缺陷後逐漸成為主流選擇。

原料差異

矽酸鈣板氧化鎂板在原料組成上有著根本性的差異,這直接決定了它們的物理特性和使用性能。

板材類型 主要原料組成 產地來源
矽酸鈣板 矽酸鈣砂(矽藻土)、雲母質(石英)、水泥、石灰、賽璐璐纖維(玻璃纖維)及其他添加物 台灣製造(南亞、富士、三泰)、日本製造(麗仕LUX、淺野ASANO、日進TOMBO)、中國大陸製造(中日)、東南亞等
氧化鎂板 氧化鎂及氯化鎂為主要原料,添加木屑、膨脹珍珠岩為填充料 主要產地來自中國大陸(佔90%以上),多為不知名的無印品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的矽酸鈣板多已不含石棉,特別是台灣與日本生產的品牌,均符合100%不含石棉的國際標準。而含石棉的產品多來自中國大陸,由於石棉已被證實有致癌風險,選購時應特別留意。

相較之下,氧化鎂板雖然不含石棉,但其中的氯化鎂成分會在潮濕環境中產生化學反應,這是導致其後期問題的根本原因。

製程差異

製程的差異是影響兩種板材性能和品質的關鍵因素之一。矽酸鈣板氧化鎂板在生產過程中採用完全不同的技術路線。

板材類型 製造工藝流程 特殊處理
矽酸鈣板 將原料拌混後,經過製漿、成型、60℃~70℃高溫蒸氣蒸養、表面磨光等程序製成 矽質、鈣質材料於高溫高壓之條件下,反應生成矽酸鈣結晶體,形成緊密的內部結構
氧化鎂板 主要原料氧化鎂及氯化鎂與添加物充分拌合後,再與玻璃纖維棉、不織布結合初凝後生成強度,經最後養生後成型 部分產品會於成型後於板面施以油蠟塗佈,藉以形成保護膜,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防潮問題

矽酸鈣板的高溫蒸養過程使其形成穩定的結晶結構,大大提高了板材的強度和耐久性。而氧化鎂板的製程相對簡單,這也是其成本較低的原因之一,但同時也導致了其物理性能的局限性。

外觀差異

即使對於非專業人士,也能透過肉眼觀察和觸感辨別矽酸鈣板氧化鎂板的差異。

板材類型 顏色 表面質感 特殊視覺特徵
矽酸鈣板 多呈白色 表面較為光滑,觸感較佳 可以肉眼看出含有反光之矽酸鈣結晶體
氧化鎂板 面板呈現米黃色 表面較為粗糙,觸感較差 可以肉眼看出含有一點一點之木絲成份

這些外觀差異不僅關係到美觀性,也直接反映了兩種材料的內部結構和組成成分。矽酸鈣板表面的光滑度和結晶體的存在,預示了其較好的防潮性能和物理強度。而氧化鎂板的粗糙表面和木絲成分則顯示其較輕的重量和較弱的結構強度。

特性比較

矽酸鈣板氧化鎂板的物理特性差異決定了它們在不同應用場景中的表現。以下是兩種板材主要特性的詳細比較:

特性 矽酸鈣板 氧化鎂板
耐燃性 一級耐燃建材 一級耐燃建材
防水防潮性 優良,不結露、不受潮 差,容易在潮濕環境中產生「濡化現象」
重量 較重,密度高 較輕,質地鬆軟
強度 高強度,質地堅硬 中等強度,柔韌有彈性
隔音性 優良 良好
耐腐蝕性 優良 中等,潮濕環境中會釋放氯離子導致金屬腐蝕
施工難易度 較難,鋸切時產生嚴重粉塵 容易,可鋸、可釘、可刨、可切,甚至可用美工刀切割
環保性 優良(正規品牌不含石棉) 良好(不含石棉,但含氯離子)

雖然兩種板材都具有耐燃、隔音等共同特性,但矽酸鈣板在防水防潮方面的卓越表現是其最大優勢,這也正是氧化鎂板的致命弱點。在台灣高溫多濕的氣候環境下,防潮性能的差異對建材的使用壽命和實際表現有著決定性影響。

品質差異

從品質和耐久性角度來看,矽酸鈣板氧化鎂板存在巨大差距,這也是影響其長期使用價值的關鍵因素。

矽酸鈣板的品質優勢:

  • 質地堅硬且密度高,斷面呈密實狀
  • 耐用性強,不易損壞
  • 防水防潮,不結露、不受潮、不下陷
  • 長期使用不會出現明顯品質衰退
  • 適合各種環境條件,特別是潮濕地區

氧化鎂板的品質問題:

  • 質地較鬆軟,斷面呈網格狀
  • 最大缺點為不防潮,在潮濕環境中容易出現「濡化現象」
  • 製造過程中殘留游離之氯離子,與水氣結合產生鹽酸
  • 使用一般鐵釘容易產生銹蝕現象
  • 長期使用可能出現結露、油漆剝落、吐釘銹、面板塌陷、龜裂等問題

這些品質差異直接反映在兩種板材的使用壽命和維護成本上。雖然氧化鎂板初期投資較低,但因其品質問題可能導致頻繁維修,長期來看反而可能增加總成本。而矽酸鈣板雖然初期投資較高,但其卓越的耐久性和穩定性使其長期使用價值更高。

使用場景與適用範圍

根據矽酸鈣板氧化鎂板的特性差異,它們在不同場景中的適用性也有所不同。

使用場景 矽酸鈣板適用性 氧化鎂板適用性
天花板 非常適合,防潮性能好,不易下陷 不建議使用,容易出現結露和下陷問題
隔間牆 適合,提供良好的隔音和強度 有限適用,僅適合乾燥環境
牆面壁板 適合各種環境 僅適合裝飾用途,不適合承重或潮濕環境
浴室/廚房等潮濕區域 特別適合,防潮性能出色 完全不適合,會迅速劣化
防火門填充板 適合,防火性能優越 不建議使用
外部或半戶外環境 可以使用,耐候性好 不適合,會迅速劣化

從上表可以看出,矽酸鈣板的應用範圍明顯更廣,特別是在台灣高溫多濕的氣候條件下。而氧化鎂板的使用則受到較大限制,主要適用於乾燥環境下的非關鍵區域。

目前,矽酸鈣板已成為台灣裝修行業的主流選擇,用於天花板、隔間牆、牆面壁板、防火型態施作之表面材料、防火門之填充板或面板等各種場景。而氧化鎂板的使用則大幅減少,主要限於低成本且不受潮的簡易裝修項目。

價格比較

價格是選擇建材時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以下是民國94年間兩種板材的價格比較(以常用之6mm*3尺*6尺規格為準):

板材類型 產地 價格(新台幣)
矽酸鈣板 日本製造 約200~300元
台灣製造 約160~180元
大陸製造 約130~150元
氧化鎂板 大陸製造 約100元上下(不高於120元)

從價格上看,矽酸鈣板確實比氧化鎂板貴約50%至200%不等,這也是早期氧化鎂板受到青睞的主要原因。然而,考慮到長期使用性能和維護成本,矽酸鈣板的性價比實際上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產地的矽酸鈣板價格差異較大,日本製品質最佳但價格最高,台灣製次之,大陸製最便宜但品質保證相對較低。選購時應根據工程需求和預算做出平衡的選擇。

台灣市場使用歷史與演變

台灣建材市場對矽酸鈣板氧化鎂板的使用經歷了明顯的演變過程:

氧化鎂板的興衰:

氧化鎂板盛行於民國90年至95年間,當時因其價格優勢和同樣具備一級耐燃建材的特性,被裝修業者廣泛採用。然而,隨著使用過程中逐漸暴露出其不防潮的致命缺陷,以及由此導致的一系列問題,如結露、油漆剝落、吐釘銹、面板塌陷、龜裂等,業界開始認識到其局限性。

許多裝修業者在付出了維修保固的高昂代價後,開始摒棄氧化鎂板,這導致了該材料的市場份額急劇下降。

矽酸鈣板的崛起:

約民國94年左右,隨著業界對氧化鎂板後遺症的深刻認識,市場開始大規模轉向使用矽酸鈣板。其出色的防潮性能和長期穩定性,特別適合台灣高溫多濕的氣候環境,逐漸成為裝修業的主流選擇。

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不含石棉的矽酸鈣板產品也更符合現代健康裝修的理念,進一步推動了其市場普及。

專業選擇建議

根據矽酸鈣板氧化鎂板的特性差異和實際使用經驗,以下是針對不同場景的專業選擇建議:

建議選擇矽酸鈣板的情況:

  • 長期居住或使用的空間
  • 潮濕環境,如浴室、廚房、地下室等
  • 對防火要求高的場所
  • 需要長期穩定性能的公共建築
  • 對品質有較高要求的高檔裝修工程
  • 海島型氣候地區的建築

可考慮氧化鎂板的有限情況:

  • 極度乾燥的環境
  • 臨時性或短期使用的建築
  • 預算極為有限的非關鍵區域
  • 僅作裝飾用途且不承受濕氣的牆面

對於台灣的大多數裝修工程,特別是民居、辦公室、商業空間等長期使用的建築,強烈建議選擇矽酸鈣板。雖然初期投資較高,但考慮到後期維護成本和使用體驗,矽酸鈣板的性價比明顯更高。

在選購矽酸鈣板時,應優先考慮知名品牌的正規產品,確保100%不含石棉,並檢查相關認證標誌。

總結

矽酸鈣板氧化鎂板作為兩種常見的裝修建材,在原料、製程、外觀、特性、品質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雖然兩者都屬於一級耐燃建材,但在實際應用中,特別是在台灣高溫多濕的氣候環境下,矽酸鈣板的綜合性能明顯優於氧化鎂板

從長期使用價值來看,矽酸鈣板的防潮性能、耐久性和穩定性使其成為更加理想的選擇,這也解釋了為何台灣裝修業界自民國94年左右開始大規模轉向使用矽酸鈣板

在選擇建材時,除了考慮初期成本外,還應充分評估材料的長期性能和維護成本。對於大多數裝修工程,特別是潮濕環境或需要長期穩定性能的場所,矽酸鈣板無疑是更明智的選擇。

本文內容參考自中華民國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資料,並結合實際使用經驗編寫而成。